河南慈圣镇:因孔子的慈善而得名关于历史的传说你还知道多少
寒冷的冬季,街道依旧车水马龙,那历史的车轮中,随着时光的流逝、时代的变迁,依旧不变的是热闹的街道,而关于曾经的历史痕迹,能寻觅的依稀可见,但那美丽的传说,至今依旧流传。
我们都在尘世中奋斗,早已忘了那是怎么样的开始,那曾经的地方流传过多少故事,那热闹的街道路过多少行人,是否我们也能静下心来,好好回味历史的厚重,文化的沉淀。
今日中原古文化传播介绍的慈圣镇,一段关于孔子的慈善传说,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光,走进文化的磁场。感受儒家学派的仁义道德。
慈圣镇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,柘睢路自南向北贯穿全境,交通极为便利,惠济河、废黄河、商周运河、千里河经脉相连,纵横交错,水利设施优越,土质肥沃,自古就是商贾云集,物资集散的好去处。系豫东闻名遐迩的辣椒名镇。
据柘城年鉴记载,春秋时期,孔子周游列国途经于此,见路旁有一饥妇怀抱幼子奄阻缩煮奄一息,便思专翟将所带干粮捧与母子,那母子得以活命。孔子这一慈善之举在当地传为佳话,人们尊孔子为慈善圣人,于是建设慈圣庙纪念,后来以庙为名沿传至今。清咸丰九年(1859年)筑寨,今寨沟尚有残存。建国后,1950年设区,为第六区;1958年设人民统容公社;1983年称乡;1988年经省政府批准正式定为镇。
中国五千的文明古国,每个城镇的形式,都有其浓厚的历史故事,由于现在人忙绿的生活,许多美好的传说,只能存留在文字中,或者老一辈人的心中,而年轻人更忘记了曾经沉甸的历史故事。
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原创不易,如有转载,请联系告知。
传承中原文明,书写中原故事,中原古文化传播关注河南古文化,编写整理河南各市、县、村古文化历史,如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。